购物车图片 购物车 ( )
产品分类
一、波长越长穿透能力越强?波长越短贯穿能力越强? 是的,要区分穿透和贯穿这两个概念。波长越长,绕射的能力越强,例如无限电波可以绕过高楼大厦传播、红灯的灯光比绿光和黄光更能穿透雾霭传播到远处以提醒司机;波长越短,波的能量越大,贯穿能力越强,例如X光可贯穿皮肤、骨骼,紫外线能杀死细菌、强的紫外线能引起皮肤癌、穿越电离层等。根据:波速=波长*频率(频率和波长成反比例关系),则f=230MHz,  波长越长,绕射能力越强,穿透能力越强,信号损失衰减越小,传输距离越远,实现信号广覆盖。f=1800MHz,波长越短,直射能力越强,贯穿能力越强,信号损失衰减越大,传输距离越短,杀伤力越强,实现信号局域覆盖。注意:(波粒二象性:波长越短,能量越大,穿透能力越强)二、基础知识:1.波的频率和波长满足关系式:波速=波长×频率,所以频率不同的电磁波在真空中具有不同的波长。2.电磁波在空间是向各个方向传播的,所有这些电磁波仅在波长(或频率)上有所差别,而在本质上完全相同,且波长不同的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都是电磁波的传播速度,即等于光速,是3x10e8米/秒。在空气中和在真空中近似。3.不同频率(或不同波长)的电磁波的传播速度都相同,电磁波的频率愈高,相应的波长就越短。所以频率较大的电磁波,波长较短。无线电波的波长最长(频率最低),而射线的波长最短(频率最高)。4.无线电频...
发布时间: 2019 - 08 - 19
浏览次数:5
射频(RF)是Radio Frequency的缩写,表示可以辐射到空间的电磁频率,频率范围从300KHz~300GHz之间。射频简称RF射频就是射频电流,它是一种高频交流变化电磁波的简称。     微波是指频率为300MHz~300GHz的电磁波,是无线电波中一个有限频带的简称,即波长在1毫米~1米之间的电磁波,是分米波、厘米波、毫米波的统称。     毫米波 (millimeter wave ):波长为1~10毫米的电磁波称毫米波,它位于微波与远红外波相交叠的波长范围,因而兼有两种波谱的特点。
发布时间: 2019 - 08 - 16
浏览次数:23
波在宇宙中是一种神奇的存在,是一种能量的载体,也是传递力的方式。我们熟知的水波、声波、光波都是以波的形式在传递能量!当然也包括所有的波长的电磁波,就连本该是粒子的微观世界也具有波动性。这不仅让我深思,波到底是什么东西?振动和最基本的简谐运动,这是理解波的开始。波每时每刻都在我们周围,它不仅让我们听到美妙的音乐,还可以为我们加热食物、享受刺激的水上运动,甚至可以说没有波地球就不会有生命,因为我们地球万物沐浴的阳光,也是一种波——电磁波。从古希腊开始,人们就对波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公元前550年毕达哥拉斯观察并描述了振动的弦是如何产生声音的。伽利略·伽利莱、罗伯特·波义耳和艾萨克·牛顿都在这一领域有了自己的发现,但直到18世纪达朗贝(d'Alembert)推导出了波动方程,才使得这一领域变得清晰,并使许多未来的科学家才有可能解释波动现象。其中波动方程也揭示了波的传播速度是有限的而不是瞬时,这也为以后的狭义相对论提供了支持。波的基本原理简单地说,波是一种传播的扰动;是一种通过介质传递能量的方式。不同的波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例如:机械波、水波和声波。曾几何时我们一直认为,任何波的传递都需要介质,我们甚至自己发明出了以太这种并不存在的物质,以解释电磁波的传递,但自从迈克逊-莫雷实验以后,我们才认识到原来电磁波不需要介质就可以传播,甚至引力波也可以通过扰动空...
发布时间: 2019 - 08 - 15
浏览次数:8
英国科学期刊《物理世界》曾让读者投票评选了“最伟大的公式”,最终榜上有名的十个公式里,有著名的E=mc2、复杂的傅立叶变换、简洁的欧拉公式……但“麦克斯韦方程组”排名第一,成为“世上最伟大的公式”。小编将带领大家一起来欣赏这个方程组的背后的故事和含义。万有引力般的超距作用力很久以前,人类就对静电和静磁现象有所发现,但在漫长历史岁月里,两者井水不犯河水。由于摩擦起电,在古希腊及地中海区域的古老文化里,早有文字记载,将琥珀棒与猫毛摩擦后,会吸引羽毛一类的物质,“电”的英文语源更是来自于希腊文“琥珀”一词。发现电与磁之间有着某些相似规律,则要追溯到物理学家库仑的小小野心。1785年,库仑精心设计了一个扭秤实验,如图9-1所示,在细银丝下悬挂一根秤杆,秤杆挂有一个平衡小球B和一个带电小球A,在A旁还有一个和它一样大小的带电小球C。A球和C球之间的静电力会使得悬丝扭转,转动悬丝上端的悬钮,进而使小球回到原来位置。在这个过程中,可通过记录扭转角度、秤杆长度的变化,计算得知带电体A、C之间的静电力大小。图9-1 库仑扭秤实验实验结果正如库仑所料,静电力与电荷电量成正比,与距离的平方反比关系。这一规律后来被总结为“库仑定律”。随后,库仑对磁极进行了类似的实验,再次证明:同样的定律也适用于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这就是经典磁学理论。库仑发现了磁力和电力一样遵守平方反比律,却并没有进一步推测两者的内在联系...
发布时间: 2019 - 08 - 14
浏览次数:13
变压器(Transformer)是电子电路,以及电力系统中非常常见的器件,小到收音机,大到我们日常生活中大型电网,用来升压降压的电力变压器,变压器原理很简单。顾名思义,变压器的主要作用就是变压,也就是改变电压。电路符号常用T当作编号的开头,例: T01, T201等。        变压器的原理是电磁感应技术,变压器有两个分别独立的共用一个铁芯的线圈,分别叫做变压器的次级线圈和初级线圈。如图所示:图1 变压器简单原理意示图       电流的方向和大小随时间变化的,变压器初级通上交流电时,变压器的铁芯中产生了交变的磁场,(其中接电源的绕组叫初级线圈,其余的绕组叫次级线圈。)在次级就感应出频率相同的交流电压.变压器的初次级线圈的匝数比等于电压比。变压器只能改变交流电压,不能改变直流电压,因为直流电流是不会变化的,电流通过变压器不会产生交变的磁场,所以次级线圈只能在直接接通的一瞬间产生一个瞬间电流和电压。       变压器的工作原理       变压器---利用电磁感应原理,从一个电路向另一个电路传递电能或传输信号的一种电器是电能传递或作为信号传输的重要元件。       1.变压器&#...
发布时间: 2019 - 08 - 12
浏览次数:68
迈克尔·法拉第 (Michael Faraday,1791年9月22日~1867年8月25日),英国物理学家、化学家,也是著名的自学成才的科学家,出生于萨里郡纽因顿一个贫苦铁匠家庭,仅上过小学。1831年,他作出了关于电力场的关键性突破,永远改变了人类文明。   迈克尔·法拉第是英国著名化学家戴维的学生和助手,他的发现奠定了电磁学的基础,是麦克斯韦的先导。1831年10月17日,法拉第首次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并进而得到产生交流电的方法。1831年10月28日法拉第发明了圆盘发电机,是人类创造出的第一个发电机。  由于他在电磁学方面做出了伟大贡献,被称为“电学之父”和“交流电之父”。1791年9月22日出生萨里郡纽因顿一个贫苦铁匠家庭。他的父亲是个铁匠,体弱多病,收入微薄,仅能勉强维持生活的温饱。但是父亲非常注意对孩子们的教育,要他们勤劳朴实,不要贪图金钱地位,要做一个正直的人。这对法拉第的思想和性格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迈克尔·法拉第 由于贫困,法拉第家里无法供他上学,因而法拉第幼年时没有受过正规教育,只读了两年小学。1803年,为生计所迫,他上街头当了报童。第二年又到一个书商兼订书匠的家里当学徒。订书店里书籍堆积如山,法拉第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如饥似渴地阅读各类书...
发布时间: 2019 - 08 - 07
浏览次数:6
X
1

QQ设置

3

SKYPE 设置

4

阿里旺旺设置

5

电话号码管理

5

电话号码管理

  • 010-62968679 010-62968679
6

二维码管理

等待加载动态数据...

等待加载动态数据...

展开